近日,中央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其中强调,要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的新时代来了。
什么是个人养老金?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三支柱”体系。 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目前覆盖人群最广也是制度最为健全的养老保险体系层次,由政府兜底,是给退休人员提供最基本的养老保障。 第二支柱为企业个人共同缴费的职业养老金,是由企业和个人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退休后一次性或者分期领取。这个层次的参保人员较少,覆盖面不大。 第三支柱为个人自愿购买的、由商业机构提供的“个人养老金”,包括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简单来说就是将个人的部分工资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由专业机构长期投资管理进行统一的增值,退休后连本带利按月领取。专业机构投资管理以保证存入资金的保值和增值,抵消通胀压力。
为什么要实行个人养老金制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也迎来了挑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基本养老保险作为养老的第一支柱,规模最大,覆盖人群最广,这一养老金虽然已经达到较高的覆盖率,但是保障水平较低,并且职工与居民、城乡、区域之间差距较大,而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发展也相对薄弱。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由建国40岁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77岁左右,受计划生育“一孩”政策等影响,寿命延长伴随生育率的下降,导致人们对医疗、养老需求增大,而子女忙于工作、生计,未来两个年轻人可能会同时要养4-8位老人,导致年轻人有心无力,养老问题已成为家庭重担。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高峰持续长等特征明显,让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养老压力已经渐渐地加大,甚至已经开始不堪重负。这就需要更加健全、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分散风险,提高人们的福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国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主要原因。 个人养老金将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 对国家而言,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个人而言,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重在保基本,但想要实现健康长寿,有高质量的养老生活,就伴随着对财富的需求。而个人养老金就是对养老保障的另一重投资,不影响我们的基础养老保险,现在存钱,将来能多领一份养老金。个人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有助于提高个人养老保障能力,提高养老质量。 如今,个人养老金将由国家政策作为基础走向实施,安全保障性高,由国家主导支持和监管,可信赖度高,相信将会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可。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当然,个人养老金还未达到大众普及的程度,毕竟这个途径的养老准备是需要自行全数缴纳保费的,需要一定的经济预算。未来,我们可能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养老。不管怎样,养老问题还是要早做规划,希望大家将来都能有一个自立、有尊严、高品质的退休生活。
|